四维小说网
四维小说网 > 我的姐夫是太子 > 第675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75节

 

胡广看了一眼金幼孜,却还是道:“我听说……江西那边,大肆举债,我的乡人……有不少……”

他嘀咕着,声音则是越来越低。

金幼孜也是江西人,有些情况自也是知道的,便道:“胡公,你家也有不少人给你修书了?”

胡广的脸色又青又白,他虽和金幼孜乃是同乡,却和杨荣关系更亲近一些,此时金幼孜询问,让他一时之间不好回答。

一旁的杨荣却是脸色阴沉了下来,道:“这样下去,我倒隐隐觉得,可能要有祸事。”

胡广不解道:“什么?”

杨荣深深地看了胡广和金幼孜一眼,随即道:“你们都是大臣,掌军机大事,若是有心,应该劝说自己的族人,切切不可掺和进去,这铁路的事……到了现在,越发让人看不透了。”

胡广悻悻然地道:“这……这……”

最后他只叹了口气。

金幼孜却是眉一挑,带着几分忧色,看向杨荣道:“杨公,实不相瞒,我等在朝为官,而家人又远在乡中,他们若是在乡中不法,打着我们的名义,只怕……”

杨荣正色道:“若如此,到时身败名裂,可就怪不得别人了,只怪自己齐家无方。”

杨荣此刻居然出奇的严厉,他平日里性子温和,偶尔语出诙谐,可今日却严词厉色:“这些日子,我查阅了许多江西与各部往来的公文,越发觉得这其中蹊跷,我在此奉告二公,切莫自误,如若不然……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说着,他神色淡淡地道:“这份旨意,我没心思去拟,胡公文采卓然,就请胡公来拟吧。”

胡广被杨荣的态度吓了一跳,竟是瞠目结舌,一时说不出话来。

半晌后,他像是才回神过来,忙道:“是,是。”

他拟完了奏疏,见金幼孜回了自己的值房,便又悄悄来见杨荣,低声道:“杨公,怎么突然发这样的脾气。”

杨荣冷着脸道:“这旨意发出去,简直就是火上浇油,现在江西的铁路,已有蹊跷,陛下却如此急于求成,实在让人痛心。”

“再者,江西的情况,只怕非一两个罪人的事,没有人这样大胆,竟当着陛下如此看重的事上头,敢如此胆大妄为,思来想去,只有两种可能。”

胡广愣愣地道:“什么可能?”

“其一是铁路确实难修,花费巨大,这上上下下虽是尽心竭力,却依旧错漏百出。”

胡广便道:“那另一个可能呢?”

杨荣这时却是别具深意地看了胡广一眼:“第二个可能,就是江西的文气太重了。”

胡广诧异道:“这与问起有何关系?”

杨荣道:“你到底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?”

胡广一时答不上来,他既不能说自己糊涂,可一时又转不过弯,竟不知杨荣到底意为何指。

这二人,也算是性子弥补,杨荣聪明至极,换做任何一个人与杨荣一样聪明,只怕两个聪明人也未必能融洽。

而胡广这个人气度极好,无论杨荣怎么在他面前生气或者话里带刺,他也不计较。

不过听了杨荣这番话,胡广这才稍稍开始回过味来,于是道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不会吧,我在乡中时,所见的都是高士。”

“高士?”杨荣声调里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,冷笑道:“你所见的都是高士,那是因为你和他们一样,他们这是以礼相待。若你是贩夫走卒,你看看他们拿不拿你胡某当人。”

“你别骂人,今日怎这样冲天大火。”胡广一脸委屈。

杨荣依旧绷着脸,拂袖道:“总而言之,好话说尽,你自己好自为之。”

……

陈进业这两日辗转难眠,一想到自己的隔壁,住着这么一尊大佛,他便心里发慌。

他已想尽一切办法,掩藏朱棣等人的行踪了。

毕竟他是自诩自己忠孝的,断然不敢忤逆朱棣。

何况这还干系着一家老小的性命。

可接下来发生的事,却让他的焦虑开始日渐地加重起来。

不出两日,县里的公债放出去,竟卖出了不少。

县丞寻到了他的时候,他看了数目,竟是吓了一大跳,便道:“竟有这样多,怎的如此踊跃?”

县丞便道:“利息这样高……怎么不踊跃?县尊,下官……下官卖着都害怕……”

陈进业脸上也不见一点喜色,只喃喃道:“我也害怕,害怕得要死。可这些买的人……竟是不怕……”

“他们怎么会怕?县里的债,谁都可以不还,可他们的债,官府能不还吗?”这县丞苦笑着接着道:“县尊看看购置公债的人都是谁,便心里有数了。”

斩草定要除根

陈进业低头看了一会儿,心里大抵有数了。

此时的他,比任何人都明白,铁路的事已经非常严重了。

至于最终会是什么结果,他不敢去想象。

他虽非朝中的大臣,没有庙堂中人那般深沉的心思,可好歹也是进士出身,做过几年父母官,此时已料到,接下来即将要有大动作。

而现在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这一场大风暴来临时,保存自己。

他取了簿子,随即便去觐见朱棣。

朱棣此时正背着手,站在窗台前,眺望着书斋外头,张安世正和丘松几人在外头踢着蹴鞠。

那蹴鞠是充了草,用牛皮一层层缝制起来的,朱勇气力大,嗷嗷叫的带着蹴鞠狂奔。

张安世口里大呼:“二弟,我们两个实在太厉害了。”

朱棣不禁莞尔一笑,回过头,陈进业早已唤了一声臣见过陛下,随即匍匐在地,一直耐心等候。

朱棣脸上的笑意一下子收敛了起来,才悠悠地道:“何事?”

与前几日的暴怒不同,朱棣此时显得异常的平静。

这种举手投足之间,都像是举重若轻的态度,却比他狂怒时更让陈进业感觉到乌云笼罩一般的压抑,仿佛无形之中,压的他透不过气来,让他窒息。

他努力地稳住心神,艰难地道:“县里……有一些人家,踊跃购债……”

朱棣只淡淡地道:“取来。”

簿子送到了朱棣的手里,朱棣先是道:“这记的什么账?”

陈进业一时无言以对。

习惯了太平府的记账方式,再看其他的账目,朱棣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。

不过他还是耐心地看着,充耳不闻这廨舍之中书斋外的青年呼叫。

良久。

朱棣将账簿一卷,而后轻轻地磕着窗台,道:“购置的主要是这四十三家人?”

“是。”陈进业如实道:“都是大笔的购置,其余的……都是零零碎碎。”

“你知道什么原因吗?”朱棣异常平静地道。

“本县之中……大抵可分为贫户、中户和富户。”

朱棣没吭声,只细细听着。

“贫户没有银子,一年的生计都难以维持,自然指望不上。至于中户,中户倒是颇有一些余财,家里有些许的土地,不过这样的人……往往都精明,他们的钱财,尽都是精打细算之后,积攒下来的。他们在官府里,没什么人脉,有的只经营了一些小店铺,有的只有数十或者百亩的土地。官府的公债虽然诱人,可他们向来谨慎,小心翼翼,觉得这事蹊跷,是绝不敢购置的,他们冒不起这个风险。”

朱棣点了点头。

陈进业又道:“至于富户……则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